查看原文
其他

趣说北京丨药店为啥都叫“堂”,细数京城医药“老字号”

首都之窗 2019-06-18
点击上方“首都之窗” 可以订阅哦!


炎炎夏日,

身心烦闷不舒服,

中暑、消化道问题等夏日疾病容易找上门来。



在上世纪30年代的北京曾经流传过

“暑热天您别慌,

快买暑药长春堂,

抹进鼻孔通心腑,

消暑祛火保安康”

的顺口溜。

时至今日,

盛夏时节,

到长春堂购买避温散的顾客仍旧络绎不绝。

 

本期趣说北京,

小编就来细数一下京城中医药“老字号”


同仁堂



提起中药,许多人都不约而同会想到三个字——同仁堂。


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,创建于清康熙八年(1669年),自雍正元年(1723年)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,历经八代皇帝188年。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,同仁堂人恪守“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,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”的古训,树立“修合无人见,存心有天知”的自律意识,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、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。其产品以“配方独特、选料上乘、工艺精湛、疗效显著”而享誉海内外,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
永安堂



永安堂药店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,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,比同仁堂还早200多年。过去老北京论起医药行来,素有“内永安、外同仁”之说。“外同仁”指前门外的同仁堂,“内永安”指当时位于城里的东四牌楼东西角的永安堂。


永安堂在历史上曾几易店主,在清朝初期,一度曾为东西牌楼董家金店的属号。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,在3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,逐渐发展成为能够自制16个科门,约1100多种中成药的药店,其中紫雪散、羚翘解毒丸、神授化痞膏等,远近驰名。


永安堂自创建之始,就遵循“实与名符,财以道生”的经营宗旨,它在制药方面颇为讲究,对某种疾病从研究它的病理入手,深入研究药性。所用药材都是专门从各省市收集来的,并遵照古方和名医的秘方所制成丸、散、膏、丹,精选上等人参、鹿茸制成精良饮片。永安堂自己还设药圃,培育各色鲜药。


鹤年堂



北京鹤年堂是始建于明永乐三年(1405年)的医药老字号。历经了六百余年,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鹤年堂的发展也踏上了历史的快车道。鹤年堂创始人丁鹤年,深得回汉医药之精髓,养生之真谛,在中医药养生领域建树颇丰,其本人虽历经磨难,仍鹤发童颜,90岁高龄才驾鹤西游。鹤年堂养生法传承600年而不衰。


鹤年堂原址坐落在现西城区菜市口大街铁门胡同迤西路北,骡马市大街西口,与丞相胡同相对,与回民聚居的牛街相邻。1999年,原国内贸易部授予鹤年堂“中华老字号”称号。2005年12月,国家有关部门经过长期的认真考证,正式宣布鹤年堂“京城养生老字号,历史悠久第一家”并颁发了匾额和证书。


德寿堂



始建于1934年的老字号—德寿堂药店(南号)座落在珠市口西大街175号。20世纪30年代以自创鸡鹤为注册商标的“康氏牛黄解毒丸”而享誉京城。


德寿堂创办人康伯卿,字印春,北京东郊半壁店人氏。康少年曾入西单怀仁堂学徒,他天资聪慧,勤奋好学,富于开创精神。数年后开始自制中成小药,并历经钻研实践,逐步有所成就自立发展,于1920年在崇文门外南小市开办了“德寿堂药铺”(总号)。1934年在珠市口西大街开办了“德寿堂南号”,均以经营自制的丸散膏丹为主,后扩大了汤剂饮片。


德寿堂老药店从创办到发展之所以能从众多药铺中脱颖而出,名噪京城,其关键是有自己的独特之外。德寿堂生产销售的药品由于选料精良,加工精细,质量可信,价格公道,因而在京城逐渐叫响了字号,赢得了信誉。


长春堂



长春堂药店于1795年在前门大街长巷头条北口开张营业,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。


说到“长春堂”,老北京人马上会想起“避瘟散”,二者之间密不可分。消暑闻药避瘟散具有香、凉、祛瘟消暑的效用,取用少许抹入鼻腔,清凉感直通心脑。在30年代的老北京曾经流传过“暑热天您别慌,快买暑药长春堂,抹进鼻孔通心腑,消暑祛火保安康”的顺口溜,时至今日,盛夏时节,到长春堂购买避温散的顾客仍旧络绎不绝。避温散具有祛暑清火的功能,芳香开窍,提神醒脑,祛邪气,药效迅速。


解放后,长春堂药店从鲜鱼口内迁到了前门外大街路东,随着前门商业大街的繁荣,长春堂的业务量不断扩大,目前经营的品种达6000余种,以经营参茸补品和中成药为主,随后又开设了西药专柜,医疗器械等成为北京市规模较大、经营品种较多的知名大药店。


涨知识:中药店为何称“堂”?


现在我国各地的中医药店,大多称为“堂”,如“同仁堂”、“长春堂”等。中医药店为何称“堂”呢?这得从医圣张仲景说起了。


汉献帝时期,张仲景任长沙太守,当时长沙连年流行瘟疫,每年都死很多的人。为了拯救黎民百姓,张仲景在公务繁忙的情况下,仍孜孜不倦地钻研医学,为民治病。他公然打破官府戒律,坐在办公的大堂上为病人诊脉开方,做到办公、行医两不误,曾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以“坐堂医生”四个字。后人因为崇敬张仲景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,便仿效他,把在中药店行医的中医称为“坐堂医生”,把中药店多称为“堂”。


说了这么多,

最后,

小编再提醒您一句:

夏日炎炎,

当您努力工作、

努力学习的同时,

千万别忘记养生的重要性哦。


来源:北京本地宝、新浪博客、搜狐文化


推荐阅读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